- · 《冶金管理》栏目设置[08/03]
- · 《冶金管理》投稿方式[08/03]
- · 《冶金管理》征稿要求[08/03]
- · 《冶金管理》刊物宗旨[08/03]
消毒供应中心岗位管理上质量追溯系统的运用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消毒供应室在医院较为重要,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不仅承担着灭菌、消毒等职责,还需要确保无菌物品和医疗用品的质量[1]。而目前常规管理方式在消毒供应室未取得显著效果,
0 引言
消毒供应室在医院较为重要,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不仅承担着灭菌、消毒等职责,还需要确保无菌物品和医疗用品的质量[1]。而目前常规管理方式在消毒供应室未取得显著效果,而实施一项安全、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较为重要[2]。本文目的在于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岗位管理上质量追溯系统的运用成效,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选取对象200例,收取时间在2018年度-2019年度。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观察组年龄20-40岁,平均(30.)岁,其中男10例、女90例。对照组年龄21-40岁,平均(30.)岁,其中男11例、女89例。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方式。
1.2.2 观察组应用质量追溯系统管理方式。
1.2.2.1 在开展管理前,应成立质控小组,同时全面评估医院各个环节的消毒和灭菌质量,寻找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以及不足,并制定相关管理标准;同时需建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制度,并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对各类器械的种类实施分类处理,同时按照临床清洗要求,给予其针对性处理,与器械的形状以及污染程度结合,选择最适当的清洗方式,工作人员需按照相关要求对各类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待完成各项操作后,应将其送入包装间内,一旦出现不合格情况,应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加强机械的各项操作,并做好详细记录,最后进行存档[3-4]。
1.2.2.2 首先应对消毒供应室的医疗物品、医疗器械进行统计,再根据管理制度进行整理,成立管理小组,其中小组组长负责成员的工作分配,对管理目标进行明确,同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提高成员的责任感。
1.2.2.3 定期对器械和物品进行清查,按照顺序进行摆放,记录数量和时间,每周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洁,从而保障整体的清洁度,在实施消毒过程中,可进行检查和抽查措施,从而提高消毒合格率。
1.2.2.4 定期对电路安全性进行检查,将危险隐患排除,预防不良事件发生,若在管理中发生问题,应将问题详细记录,寻找一项合理的解决方式,从而提高管理效果。
1.2.2.5 岗位人员以及操作权限设定:在质量追溯系统中,通过设定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岗位,并为每位工作人员分配条形码工牌。根据不同工作区域设置操作员,操作员仅对于自身负责的工作区域进行操作,比如对于消毒员来说,其负责灭菌器,而对于无授权的人员,应在灭菌登陆界面扫描自身工牌。管理员为区域组长,其职责在于对各个区域内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管理,一旦发生错误情况需及时进行纠正。而超声管理员主要为软件维护人员以及护士长,其主要负责对科室内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对于存在不规范行为需及时制止,并进行纠正。
1.2.2.6 质量控制:质量追溯系统中,其工作的关键在于质量控制。此外,打包或回收工作人员若接触自身不熟悉物品时,可在系统操作界面扫描器械包的条形码,操作界面则可出现器械包相关信息、包内相关物品以及检查要点,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确认、识别和检查物品。消毒人员在实施灭菌操作时,应根据不同灭菌物品的特点和性能,并选择对应的灭菌设备,扫描各类待灭菌物品的条形码,同时选择针对性的灭菌程序,即可进入灭菌操作。而对于需采用不同灭菌方式的物品,若将其采用同一方式进行灭菌时,则可出现预警提示。待灭菌结束后,应由消毒人员对工号进行扫描,并对灭菌物品是否合格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物品,应禁止送入无菌库内,并对不合格包的条码进行扫描,从而生成不合格包数据库,使其重新回到清洗状态,并进行重新检查和包装。而发放区人员在发放物品过程中,应对各类物品包上的条码进行扫描,比如失效包,则会提示未在无菌库内,则禁止发放;若发放数目与回收数目不相符,系统则提示发放数超过申领数,能够提示发放人员正确发放。而在发放植入物时,外来器械管理界面则会提示生物监测,直至检测结果呈合格后才能发放。
1.3 观察指标。两组指标对比,包括消毒质量评分、洗涤质量评分以及管理质量评分、包装合理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处理,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管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清洗质量评分、消毒质量评分以及包装合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示。
文章来源:《冶金管理》 网址: http://www.yjglzz.cn/qikandaodu/2021/0122/594.html